- 春節愈容易形成社交壓力
- 破除春節社交恐懼 3大指南讓你不焦慮
- 轉念 讓自己跳脫傳統年節壓力
- 街頭藝人不回家 觀眾陪我不孤單
- 高齡獨居 一個人也很快樂
- 高齡者享受獨居 看待變故「不要想那麼多」
- 多重家庭角色 過年有許多掙扎與矛盾
- 獨居母親的春節願望 與女兒在除夕夜吃火鍋
- 我是媳婦也是女兒 除夕夜有機會回娘家嗎
- 身在異鄉逢過年
- 移工留守崗位難返鄉 只求一直留台工作養家
春節愈容易形成社交壓力
2023年春節假期有10天,你擔心與親友的互動時間愈長、愈容易被追問人生大事嗎?
-
破除春節社交恐懼 3大指南讓你不焦慮
「有沒有男/女朋友?」「何時結婚?」「薪水多少?」等提問常在年節聚會出現,你我身邊也許皆有人為此寧願加班、不回家過年。當關心的提問反而造成社交壓力,如何互動才能讓彼此真正親近?心理師提供3大指南。
轉念 讓自己跳脫傳統年節壓力
除了找出應對親友的方法,獨自過年、活出自己的「春節快樂」也是選項之一。即將放年假,為了追求表演藝術的陳志政,已安排今年的除夕夜——街頭藝人的表演結束後,到兼職的餐飲店吃年夜飯。
-
街頭藝人不回家 觀眾陪我不孤單
親友曾經認為,陳志政走藝術這條路沒出路,他也曾為此選擇靜默,不回家圍爐;但這幾年除夕夜,家人逐漸支持他趁過年賺錢,增加表演曝光機會。小金人的年夜飯,獨享堅持理想的滋味。
高齡獨居 一個人也很快樂
獨居長者海雲阿姨這些年都會到妹妹家吃年夜飯,但餐敘後便會回到自己的小套房,她並不感到孤單,也沒有想要找個伴相互照應,因為平日裡,每一天都讓自己活得精采。
-
高齡者享受獨居 看待變故「不要想那麼多」
「烤麩」是海雲阿姨心中最有年味的一道料理。78歲的她,享受待在家的時光,也每天外出活動。「每家都有各自的困難處」,她說獨居生活快樂的秘訣是,「不要想那麼多」。
多重家庭角色 過年有許多掙扎與矛盾
賴雅玲是妻子、媳婦與媽媽的角色。每逢春節,除了要顧及婚後的家庭,獨居母親王美芳也是她心頭放不下的牽掛,而王美芳也僅有賴雅玲一位家人。春節時母女牽絆愈加濃烈,該如何取得平衡?
-
獨居母親的春節願望 與女兒在除夕夜吃火鍋
隨著女兒雅玲成為媳婦,加上行動不便,王美芳在除夕夜多半是一個人吃便當度過。作為一位獨生女的獨居母親,她期待有一天,能與女兒除夕團圓吃火鍋。
-
我是媳婦也是女兒 除夕夜有機會回娘家嗎
賴雅玲步入婚姻後,得在夫家和娘扮演不同家庭角色,今年她向丈夫提出最接近心目中「春節快樂」的理想模樣——夫妻分頭回自家過年。
身在異鄉逢過年
陳氏賢從越南來台工作9年,從未在台灣吃過年夜飯。為了扛起越南老家全家生計,即便再想念家人,也不能過年返鄉。
-
移工留守崗位難返鄉 只求一直留台工作養家
越南人也過農曆春節,陳氏賢來台擔任養護機構的看護工,每逢過年總留在工作崗位不休,已經9年未嚐年夜飯。但陳氏賢最大的期望是留在台灣工作到老,賺更多錢,將幸福寄回去給家人。